-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破坏严重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⑤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小题3】对图中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小题1】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破坏严重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A.①----草原广布、地表崎岖 | B.②----温差大、降水少 |
C.③----光照充足、风沙大 | D.④----气候湿润、林地多 |
关于洞庭湖湿地的正确说法是
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 | B.围湖造田的原因是耕地不足 |
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 | 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下题。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加重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加重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 |
C.①②④ | D.①② |
若尔盖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部,属新构造运动上升区,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若尔盖地区滥采乱挖泥炭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下图为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不同级别荒漢化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尔盖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主要原因是
【小题2】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
【小题3】推测若尔盖地区经济支柱是

【小题1】若尔盖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 | B.湿地广布 |
C.畜牧业发达 | D.人口稀少 |
A.荒漠化总面积持续增加 | B.中度荒漠化变化幅度最大 |
C.轻度荒漠化减少速率先快后慢 | D.重度荒漠化面积以减少为主 |
A.靠天养畜牧业 | B.物流业 |
C.农产品加工业 | D.软件开发业 |
读某市2010—2012年供水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A.广州 |
B.北京 |
C.上海 |
D.哈尔滨 |
A.地面沉降 |
B.水土流失 |
C.荒漠化 |
D.海水入侵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小题2】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
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C.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 D.退耕还湿,建保护区 |
水库消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下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被水淹没的三峡库区澎溪河白夹溪消落带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①缺少植被的保护 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 ③水位的反复涨落 ④水库波浪的侵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扩大粮食种植的面积,保证库区粮食安全 |
B.构建消落带基塘系统,注重库区环境保护 |
C.发展林泽工程,加强库区消落带水土保持 |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2)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人认为“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针对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2)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人认为“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针对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咸海,沿岸形成狭窄的绿洲,是灌溉农业发达地区。读中亚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咸海沿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量开垦和引水灌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土壤盐渍化 ②水土流失 ③荒漠化加剧 ④周边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
【小题3】为了防止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 ②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 ④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小题1】咸海沿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 B.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
C.大量引用流入该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 | D.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水土流失 ③荒漠化加剧 ④周边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 ②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 ④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曼扎塘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是一个富含有机质的泥炭沼泽地,平均海拔3400米,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产区。1972年至今人们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造沼泽,增加草地面积8000多公顷发展畜牧业,载蓄率达到158.1%,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日益严重。下图为曼扎塘湿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干流上M、N两国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曼扎塘湿地及周围地区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原因。
(3)说明曼扎塘湿地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
曼扎塘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是一个富含有机质的泥炭沼泽地,平均海拔3400米,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产区。1972年至今人们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造沼泽,增加草地面积8000多公顷发展畜牧业,载蓄率达到158.1%,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日益严重。下图为曼扎塘湿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干流上M、N两国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曼扎塘湿地及周围地区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原因。
(3)说明曼扎塘湿地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