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起,我国利用小浪底等水利工程,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进行了14次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段平均刷深2米,近8亿吨泥沙冲入渤海。

读下图及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调水调沙给黄河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
①冲刷下游河道泥沙,减轻地上河的危害
②补充河口三角洲湿地淡水,维持河口生态用水
③降低河床水位,便于下游引水灌溉
④提高黄河下游行洪能力和过沙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表中水文站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利津②花园口③小浪底④兰州B.①利津②小浪底③花园口④兰州
C.①兰州②小浪底③花园口④利津D.①兰州②花园口③小浪底④利津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人们采取了平整土地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防止形成地表径流B.增加土壤水分
C.保持土壤肥力D.固结土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沟壑纵横,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输沙量示意图,回答问题。

我国局部地区河流输沙量示意图

(1)河流输沙量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简述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2)与A地区相比,说明B地区的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并分析原因。
(3)简述C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水利工程的作用是
A.水利枢纽B.水电站
C.进行全流域治理D.进行小流域治理
【小题2】该水利工程的地理影响在于
A.解决降水时间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B.不会对气候产生任何影响
C.对植被状况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D.加剧水土流失
【小题3】最适合该水利工程分布的区域是
A.珠江三角洲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下图为1980-2003年延河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    )
A.由北向南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中部D.最小值出现在西北部
【小题2】该流域降雨侵蚀力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在沟口筑坝淤地,会使流域(   )
A.涵养水源能力降低B.降雨侵蚀力增强
C.输出泥沙量减少D.耕地面积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种草
D.丁处打坝建库
【小题2】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林下种草,林草结合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边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 处:打坝淤地; 处:植树种草; 处:修筑梯田;    处;平整土地。
(2)甲、乙、丙三地,    地最适宜建窑洞,原因是     
(3)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__,B________;省会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治理中要采用________措施、________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