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1 03:2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无定河流经风沙区的河段,与丘陵沟壑区河段相比
A.含沙量大,水量大
B.含沙量大,水量小
C.含沙量小,水量大
D.
含沙量小,水量小
【小题2】无定河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小题3】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无定河很多支流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库,这些水库的突出作用是
A.防洪
B.拦蓄泥沙
C.灌溉
D.发电
同类题2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地形坡度减小
【小题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A.风化作用减弱
B.侵蚀作用减弱
C.搬运作用增强
D.堆积作用减弱
同类题3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表土的主要特点是,呈灰黄色或棕色,质地均一细腻,粉沙约占50%;结构疏松,多孔隙,有的大孔隙肉眼可见;无沉积层理,有垂直节理裂隙;富含碳酸钙(10%左右),遇水浸泡易产生湿陷,抗水冲、抗侵蚀性能弱。黄土高原的汛期暴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黄土高原的暴雨80%以上发生于汛期7、8月份。在丘陵沟壑地形,夏季暴雨会迅速汇集成猛烈的洪峰,冲走大量疏松的黄土,使沟谷明显地被洪水侵蚀下切和展宽。全年从黄土高原冲入黄河的泥沙,90%以上都来自汛期的几场暴雨。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小题2】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小题3】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大气污染
同类题5
石漠化土地是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大于等于30%的土地。下图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表2为“不同坡度和植被状况下的土壤流失率对比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石漠化土地分布特点有
A.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
B.全部在内陆省区
C.各大河流域都有分布
D.大多分布在坡地
【小题2】形成这些地区石漠化的自然条件有
A.雨水丰沛而集中
B.岩层破碎
C.岩溶地貌广布
D.河流径流量大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