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Z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境内山地和丘陵沟壑面积广阔,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域内年均降水量达55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世代耕作导致区域内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自1999年起,Z县全面实施生态退耕,大力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目前Z县已成为国家级的“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1)分析Z县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苜蓿根茎粗壮,生长迅速,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贫瘠,能改良土壤。其茎叶柔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

(2)据上图概括“林草间作”生产模式中,种植苜蓿所得收益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退耕还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与纯林种植相比,“林草间作”的生产模式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与纯林退耕相比“林草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
(4)为进一步推广“林草间作”生产模式,说出Z县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黄河花园口站上世纪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变化范围。产生图示水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B.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轻
C.修建水库,灌溉面积扩大D.河床淤积抬升,河流流速减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方丘陵地区
【小题2】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3】防治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C.实施农业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D.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小题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 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 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 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分析闽东南 7 月份降雨侵蚀力较 5~6 月份低的原因。
(3)推测8月份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原因。
(4)分析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西电东送三大通道中,输送火电为主的是(   )
A.北通道B.中通道C.南通道D.北通道和南通道
【小题2】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B.中上游C.下游D.中下游
【小题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
A.植树种草B.陡坡地修梯田
C.全部发展耕作业D.全部发展畜牧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沙尘暴
【小题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D.蒸发量增大
【小题3】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A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
A.建淤地坝B.应植树种草C.通常用作耕地D.适宜修筑水平梯田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该问题进行探究,做了如下实验: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厘米厚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1)坡面沿水流方向形成小沟,该现象模拟流水 ,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生物措施包括 等,工程措施包括 等。
(3)按照你的理解,绘出水平梯田的简单剖面图,并根据剖面图分析水平治理水土流失的原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区域是
A.小流域B.流域
C.坳沟D.河沟
【小题2】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过程中,该区域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
B.土壤肥力增加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风力堆积明显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