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
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 300~1 350平方千米
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
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50平方千米
D.无法估量
【小题2】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  )
A.山东境内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小题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龙江,干流全长258千米,落差1246米,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九龙江流域目前已开发建设1000多座水电站。九龙江流域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山菜之乡,但严重的养殖场污水超标排放甚至直排已成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园、茶园水土流失也成为流域一个突出的问题。下图示意九龙江水系。

(1)分析九龙江流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九龙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请为九龙江流域水质保护和生猪养殖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土地资源B.保护生态环境
C.提高粮食总量D.提高粮食单产
【小题2】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的合理方式是:
A.开垦草场B.毁林开荒C.陡坡开荒D.缓坡修梯田
【小题3】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渍化C.土地沙漠化D.气候变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质致密
②地表沟壑纵横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气候比较干旱
⑤冬季多暴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小题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小题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
A.单一指标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C.行政区划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
【小题2】黄河流域(   )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治理乙处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植树种草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