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黄河流域水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导致黄河下游地区( )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最合理的是( )

【小题1】黄土高原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导致黄河下游地区( )
A.诱发凌汛灾害 | B.土壤盐渍化加重 |
C.人口数量减少 | D.河道泥沙淤积严重 |
A.退耕还林还草 | B.修建排水工程 |
C.疏浚黄河河道 | D.开发矿产资源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庄浪县过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穿靴”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资料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95%是山地和丘陵,当地有句顺口溜“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但庄浪人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用34年时间,将全县万亩荒山坡地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如今水不出田,土不下山,人均耕地2.19亩。在实践中,庄浪人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梗坝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生态梯田模式,如图所示。


(1)指出庄浪县过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穿靴”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虽然荒山变成了良田,庄浪县也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但到2013年庄浪县仍属于特困县,贫困发生率为26.76%。为了实现脱贫,庄浪县向周边县市了解到的主要扶贫项目有:①引入优质苹果品种,规模化种植;②建立扶贫车间,生产当地特色文化产品。
(2)请你为庄浪县选择一个扶贫项目,并阐述理由。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黄土源、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你认为黄土高原上哪种地貌类型适合发展耕作业
A.黄土塬 | B.黄土梁 |
C.黄土峁 | D.都适合 |
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
③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
④过度开采
⑤土壤以黄土为主
⑥降水集中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①②⑥ | D.③④⑤ |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目标基本达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 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 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扩大 D. 风沙灾害严重
【小题2】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C. 实行南水北调 D. 加强生态建设
【小题1】近年来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 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 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扩大 D. 风沙灾害严重
【小题2】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C. 实行南水北调 D. 加强生态建设
读黄河三角洲钓口地区1986~2004年海岸线变化图,影响图示地区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 B.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 |
C.河流流量大减 | D.人为破坏大堤 |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小题2】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小题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 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
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 | 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a | B.b | C.1020米等高线 | D.1010米等高线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是
A. 秦岭 B. 贺兰山 C. 阴山 D. 太行山
【小题2】乙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土壤酸化
【小题3】丙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养殖

【小题1】图中甲地是
A. 秦岭 B. 贺兰山 C. 阴山 D. 太行山
【小题2】乙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土壤酸化
【小题3】丙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养殖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主要支流。
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小题2】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 打坝淤地,拦沙蓄水 B. 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C.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D. 采砂取土,疏浚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