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小题2】该区域为
【小题3】该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流失
⑤火山爆发
【小题4】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小题5】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小题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a-贺兰山 | B.b-长白山 | C.c-秦岭 | D.d-渭河 |
A.黄土高原 | B.东北地区 | C.长江三角洲 | D.四川盆地 |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流失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A.植被破坏 | B.人口过度增长 | C.贫困 | D.环境恶化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甲区域是我国外流区中的内流区,试解释其成因。
(3)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晋陕大峡谷自内蒙古河口镇到山西禹门口,全长达725公里,主要位于山西和陕西两省交界处,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峡谷。下图为黄河中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图(颜色越深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2)甲区域是我国外流区中的内流区,试解释其成因。
(3)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小题2】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1】图示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A.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
B.以河流梯级开发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
C.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建设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农业 |
D.以立体农业建设为重点,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
B.植被破坏 |
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
D.夏季的暴雨 |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2】图中距离沟口14000米范围以内,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后,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是改善了

【小题1】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农田 | B.防风固沙 |
C.保持水土 | D.调节气候 |
A.气候条件 | B.河流条件 |
C.植被条件 | D.土地条件 |
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部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下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最适宜大规模修筑水平沟的地形区是
A.东南丘陵 | B.云贵高原 |
C.东北平原 | D.黄土高原 |
A.沟距大、沟深而窄 | B.沟距小、沟深而窄 |
C.沟距大、沟宽而浅 | D.沟距小、沟宽而浅 |
A.减少沟内水的流动 | 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 |
C.减少修筑的工程量 | 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 |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小题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 B.古河道残遗而成 |
C.人工挖掘而成 | D.风力侵蚀而成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填出材料三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 ;②_____________。
(3)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数码对应的圆圈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4)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治理中要采用________措施、________措施和________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

材料三 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1)填出材料三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 ;②_____________。
(3)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数码对应的圆圈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 C.农林牧业综合治理 |
D.水土流失加剧 | E.水土流失减轻 | F.毁林开荒 |
G.粮食单产提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在主汛期,由于潼关附近河道狭窄,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流排水受阻,水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流速放缓,河床变(填“深”或“浅”)。
(3)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可改良两岸滩地________(填“水源”或“土壤”),减缓________(填“上游”或“下游”)河道淤积。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地区治理的难点,推测放於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处理黄河泥沙问题上的重大战略措施。据测算,在小北干流放淤可拦截泥沙总量达到100亿吨,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拦沙总量。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2)在主汛期,由于潼关附近河道狭窄,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流排水受阻,水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流速放缓,河床变(填“深”或“浅”)。
(3)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可改良两岸滩地________(填“水源”或“土壤”),减缓________(填“上游”或“下游”)河道淤积。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地区治理的难点,推测放於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