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大工程中分别属于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电能跨区域调配的是( )
A.a、b、c | B.a、c、b | C.c、a、b | D.b、c、a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 B.水污染、水土流失 |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被稀疏,土地裸露 | D.人口迅速增加,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A.寒潮 | B.沙尘暴 | C.台风 | D.伏旱 |
A.退耕还林还草 | B.增加灌溉面积 | C.鼓励发展种植业 | D.发展节水型农业 |
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该公路全长522千米,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长446千米。下图为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布设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
A.风力侵蚀 | B.风力沉积 |
C.地基沉降 | D.物理风化 |
A.东风 | B.西风 |
C.南风 | D.北风 |
A.挡风 | B.阻沙 |
C.固沙 | D.保水 |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治理需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请你说出针对土地荒漠化这一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
【小题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
C.青藏高寒区 | D.内陆地区 |
A.过度放牧 | B.露天开矿 |
C.过渡开垦 | D.过度樵采 |
A.人口密度大 | B.高山冰雪融水少 |
C.自然灾害频繁 | D.水资源少 |
①修建防护林
②适度放牧
③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④牧场改种玉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①水蚀严重
②滥伐森林
③风力侵蚀
④开山取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左图)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左下图和右图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铁路方面是如何起到防风沙作用的。
材料一: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明末清初之际,这里无节制、无约束的放垦开荒,环境恶化;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坏性的采挖活动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库布齐草原沙漠化。
材料二:“甘草平移栽培技术”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治沙经验之一。甘草是一种耐旱的名贵中药材,其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平移栽培是将甘草幼苗横着埋在沙地中滋生根孽,形成“躺着长的甘草”。

(1)鄂尔多斯高原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2)据资料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
(3)说明库布齐沙漠甘草平移栽培产生的生态效益。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自然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生态持续恶化。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每年向黄河输入大量泥沙。鄂尔多斯人长期与沙漠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南围北堵中切割”,即在库布其沙漠南北边缘地带营造锁边林,内部季节性河流及公路栽植护岸林、护路林,将库布其沙漠分割包裹,分而治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鄂尔多斯的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下图为鄂尔多斯地区图。

(1)分析20世纪70年代前鄂尔多斯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2)简述荒漠化的危害。
(3)分析“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沙模式“南围北堵”在荒漠化防治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地形更崎岖 | B.气候更干旱 | C.河网较密集 | D.热量更充足 |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题1】此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覆盖率下降 | D.全球变暖 |
A.多大风 | B.干旱少雨 |
C.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 D.气候异常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增加水井的数量,以便引入灌溉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