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鄂尔多斯地区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约占61%,经过多年有效地治理,沙漠化得到有效控制,被联合国称为治理沙漠的范本。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鄂尔多斯地区容易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冬季寒冷,光照强B.降水稀少,多大风
C.当地牧民过度放牧D.植被覆盖率比较高
【小题2】治理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措施有(    )
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
②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
③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④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曾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1962年始,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简述塞罕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在塞罕坝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低,试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塞罕坝林场成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 km,其中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呈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黔桂喀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


(1)说出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说明土地石漠化对黔桂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
(3)概述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
(4)有人认为未来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应多重视低海拔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与恢复,试为该观点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科尔沁沙地主体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是因人为原因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典型。为治理沙漠,人们在漏水漏肥、养分含量极低、风沙活动强烈的流动、半流动沙丘或丘间地上,拉沙平整后铺设衬膜以形成防渗层,种起沙地衬膜水稻。左图是科尔沁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是当地农民种植衬膜水稻景观图。


(1)分析科尔沁沙地具有潜在荒漠化威胁的自然特征。
(2)说明科尔沁沙地面积扩大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条件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分析科尔沁沙地种植衬膜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
(4)说明种植衬膜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区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涵养水源离不开植被的功能,高寒草甸生态环境系统(左图)是三江源区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该区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植被冠层、枯落物、覆盖度多个层次对水循环产生影响,进而重新分配降水资源,影响草地的水文生态环境。近十多年来,国家在三江源地区投入100余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境内草地、林地长势趋好,植被盖度稳步增长。

材料二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甘孜藏族自治州。这里有超越你想象的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是国内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下图示意稻城自驾游景点、山峰雪峰与道路分布(右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退化的高寒草甸植被冠层、枯落物、覆盖度对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成都和昆明的游客喜欢自驾前往稻城、亚丁旅游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B.降水集中,多暴雨
C.毁林开荒D.大风天气多
【小题2】关于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水流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的戈壁和沙漠
【小题3】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 
③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④因地制宜的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⑤合理用水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⑤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之前荒漠化严重,经过近30年治理,已经实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了,沙漠不再是危害之源。左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

材料二:右图为库布齐光伏发电图。光伏板提供清洁能源,光伏板之间栽植着甘草、苜蓿、沙打旺、杨柴等牧草;光伏板下养殖绵羊和灰雁等畜禽。光伏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清洗除尘。

材料三:今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



(1)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齐沙漠逐渐扩大的原因?(自然、人为)
(2)评价库布齐发展大面积光伏产业的区位条件。(有利、不利)
(3)大规模安放光伏板后,该地区的牧草生长比以前旺盛很多,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牧草过多过高会导致光伏板被挡住阳光,效率下降,甚至引发火灾。当地对牧草是怎么样处理的?
(4)结合材料三,举例说明荒漠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话说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2】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3】暖阳穿过教室的玻璃斜射到课桌上,我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突然看到班级最漂亮的女生胡小雪笑着对我眨了眨眼睛,对我递过来一个纸条。我顿时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脸红地接过。我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开了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源是(  )”。
A.过度樵采B.气候干旱C.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