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危害
- 荒漠化及其类型与分布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土壤遭侵蚀、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小题2】南坡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5°~10° | B.10°~15° | C.15°~30° | D.35°~40° |
A.坡度陡 | B.土层薄 | C.气温高 | D.降水多 |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以南28千米,东临赣江,西邻锦江,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冬季风沙活动强。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厚田沙漠前期的治沙工作有效遏制了沙化程度,但是由于该地旅游开发力度加大,相关部门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理,土地沙漠化又有了扩大之势。
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下图中,甲为沙坡头村位置图,乙为沙坡头村附近铁路两侧的“绿带”(深色部分)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绿带”的植被类型是
【小题2】“绿带”的水源主要来自

【小题1】“绿带”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草原 | D.针叶林 |
A.草方格沙障截留水分 | B.跨流域调水 |
C.冰川融水 | D.人工灌溉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毛乌素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毛乌素沙漠对当地产生的危害。
(3)简述毛乌素沙漠变成毛乌素森林采取的主要措施。
毛乌素沙漠(如下图所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曾经河水清澈,水草肥美,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近千年来,其逐渐扩展成茫茫大漠。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截至2019年春,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的毛乌素沙漠行将被消灭,变成植被茂密的毛乌素森林。

(1)推测毛乌素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毛乌素沙漠对当地产生的危害。
(3)简述毛乌素沙漠变成毛乌素森林采取的主要措施。
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小题2】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小题1】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C地区——荒漠化 | B.B地区——水土流失 |
C.D地区——盐碱化 | D.A地区——石漠化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
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
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2)分析西北地区环境脆弱的自然因素?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2)分析西北地区环境脆弱的自然因素?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分析图1、图2、图3及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准噶尔盆地、________走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2中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3中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l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年~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柴达木盆地。(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准噶尔盆地、________走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2中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3中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
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 | B.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 |
C.在草原上多放养牲畜 | D.砍伐沙漠地区灌木用作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