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
B.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
C.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
D.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
A.设置沙障固沙 | B.小流域综合治理 |
C.合理利用水资源 | D.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
2016年8月,山西省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建设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专家提出,随着时间推移,袋子会出现破损,影响保护效果,因此工程后续要选种常年耐旱特性草类,以保证效果。

(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2)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3)分析后续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A.土壤 | B.风化壳 | C.水体 | D.植物 |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商业性伐木 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小题1】“天下黄河贵德清”(图中景观),这反映了当地( )
A.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 B.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堆积作用强 |
C.农、牧业注重植被保护 | D.降水多,高山冰雪融水少 |
A.保持水土 | B.涵养水源 |
C.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D.丰富物种,美化环境 |

【小题1】“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5°~10° | B.10°~15° | C.15°~30° | D.35°~40° |
A.坡度陡 | B.土层薄 | C.气温高 | D.降水多 |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以南28千米,东临赣江,西邻锦江,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冬季风沙活动强。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厚田沙漠前期的治沙工作有效遏制了沙化程度,但是由于该地旅游开发力度加大,相关部门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理,土地沙漠化又有了扩大之势。
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
【小题1】“绿带”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草原 | D.针叶林 |
A.草方格沙障截留水分 | B.跨流域调水 |
C.冰川融水 | D.人工灌溉 |
毛乌素沙漠(如下图所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曾经河水清澈,水草肥美,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近千年来,其逐渐扩展成茫茫大漠。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截至2019年春,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的毛乌素沙漠行将被消灭,变成植被茂密的毛乌素森林。

(1)推测毛乌素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毛乌素沙漠对当地产生的危害。
(3)简述毛乌素沙漠变成毛乌素森林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