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沙漠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乱砍滥伐 | B.生活习惯 | C.执法不严 | D.气候变迁 |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
B.先移民,后治理 |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
D.建水电站 |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三北” 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 B.美化环境 |
C.防风固沙 | D.净化空气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材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抵御风沙南侵,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二: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地区路段(上图)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布逊盐湖矿区,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四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对于青藏铁路锡北段不便利用植物防沙,无法建设类似沙坡头段的防护体系,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地区路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对于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沙害(如下图所示)。
(2)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不便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4)利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必须定期对堆积沙进行清理,解释其原因。

【小题1】关于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1月至2月 | B.6月至9月 |
C.3月至5月 | D.10月至12月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 B.涵养水源 |
C.调蓄洪水 | D.美化环境 |

(1)①地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一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材料二 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市我国最大连片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发现,咸水鸭等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红树林大量枯萎,海南岛防御台风和海啸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同时,海南海岸防护林遭遇开发热,在三亚,红树林正遭受砍伐和破坏。
材料三 为复原海上绿色屏障,保护堤围和配合市镇湿地公园建设,广东省中山市正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生长稳定、生态功能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 ;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2)结合材料分析海南岛红树林被破坏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我国红树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涵养水源,净化水体 ②鸟类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④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题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全年高温多雨 ②土壤肥力高 ③受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①开辟大型农牧场 ②扩大耕地面积 ③森林火灾频繁 ④超前城市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A.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C.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D.加强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

【小题1】图中具有较大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水源不足 ②森林退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水土流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退耕还林,抵御沙漠侵袭 | B.开辟水源,提高草原载畜量 |
C.培育优良畜种,控制载畜量 | D.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