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毁林开荒B.开矿
C.土质疏松D.风力大
【小题2】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特征的气候类型为(   )
A.①B.②
C.③D.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右图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左图,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私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左图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广布的原因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B.纬度低,蒸发量大
C.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D.流域内土质勃重,
【小题2】下列产业部门不适合在该沼泽湿地发展的是
A.水产品加工业B.生态旅游业C.水产养殖业D.造纸业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连续十几年面积逐渐减小,南纳湘、资、沉、澄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有上千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20巧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沉江、遭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2)简述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洞庭湖冬季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地区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冲刷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B.Ⅲ所示区域土壤冲刷量较小主要是因为地表径流量小
C.土质疏松是影响该地土壤冲刷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D.季风气候降水的不稳定性与该地水土流失息息相关
【小题2】关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为缓解人地矛盾,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立体农业是该地的发展方向之一
B.Ⅰ区域坡度较小,可以直接用来发展种植业
C.为保持水土,Ⅱ区域可以发展林牧业
D.Ⅲ区域以植被保护为主,以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孟津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1)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请说出你的理由。
(3)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

位于福州市的马航洲湿地地处三江口大桥的两侧,与马尾东江滨公园、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毗邻,是鸟类越冬繁衍的栖息地。以前湿地因有农田开垦、渔业养殖、果树种植等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亟待恢复。今年上半年,马航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展开,保留鸟儿的食物鱼塘,留下外围起防风作用的桉树林,拆除其余人为添置的设施,力求最大程度恢复自然生态。

简述马航洲湿地早期被破坏的原因及治理、保护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图为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区土地侵蚀和矿产分布示意图。


(1)图中Ⅲ类型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也是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读图写出:Ⅲ的土地退化以     和     为主要原因。
(2)图中II类型侵蚀严重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主要是 侵蚀作用造成的,其中长条状的高地称为 (黄土地貌)。
(3)图示地区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为什么?产业:   原因: (任答三点)。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 ②黑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④水源充足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形成下图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地质构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