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J.博丹的主张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天人合一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
C.可持续发展论D.人地协调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水质恶化D.生物物种锐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四幅图分别表示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①所示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2)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则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3)图④体现了人类什么样的环境问题道德观?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国语》),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B.可能论
C.和谐论D.可持续发展论
【小题2】该思想形成于   (  )
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农业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谋求人地协调
【小题2】在人类社会发展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小题2】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小题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主宰自然、征服自然体观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形区是     (  )
A.太湖平原B.山东丘陵C.三江平原D.黄土高原
【小题2】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B.环境质量的改善
C.科技创新与进步D.资源质量的提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