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形区是 ( )
A.太湖平原
B.山东丘陵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小题2】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1-01 12:5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人类各文明形态发展观中的共生观变化规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文明形态演进过程中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是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传统工业文明
D.新工业文明
【小题2】下列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大
C.开荒种地
D.洞泽而渔
同类题2
玛雅文明出现在( )
A.中北美洲
B.南亚
C.非洲
D.西亚
同类题3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Ⅰ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产生于图Ⅱ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 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同类题5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小题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