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 其他热点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中国近现代化)
- 古今中外城市化进程
- 民族主义(华夷观念等)
- 生态保护、环境保护
- 民生问题、保障人权、人文关怀
- 文明差异比较(中西文明比较等)
- 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 外交论题
- 选官制度、用人(英国文官政治等)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 + 科技进步
- 人口流动
- 全球史观等多种史观
- 古今中外法律、法治
- 社会阶层的变动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