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利用这一契机,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舆论战,***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新民主主义论》等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A.为“***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B.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C.使国共两党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革命纪念馆展出的革命年代湖南省茶陵县政府公文纸的条印图案。这一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应是
A.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D.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党校教授赵福亭认为:***是20世纪的伟人,在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都留下了印记。***在20世纪30、40年代留下的印记是
A.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C.参加中共一大,成为***的创始人之一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作为革命战略家,***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提出了许多伟大的战略口号,下列战略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的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
(2)图二、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图二、图三中人物都对图一人物的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他们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3)概括上述人物的理论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孙中山无论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不能分裂,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观》

材料二 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即使存在外国的武装干涉,解放台湾虽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仍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与政策。八十年代初,邓小平从世界现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按“一国两制”模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刘孝良《论***邓小平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国家统一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和邓小平在国家统一认识上的共同之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新中国的缔造者***”的时空框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时间
空间
史实
A
1921年
上海
参加中共一大,从此走向革命道路
B
1935年
遵义
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担负起领导全党摆脱危机的重任
C
1949年
重庆
签订《双十协定》,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D
1956年
北京
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AB.BC.CD.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妥协的定义为:“妥协是国家、民族、阶级、政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通过谈判、协商互相让步以缓和矛盾的一种行为。”但妥协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不等于放弃,因为妥协也是存在着政治底线。据此下列人物史实中存在着妥协的有
①***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
②***积极推动国共合作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国家统一方案
④孙中山由“驱除鞑虏”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南,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年,马克思到法国巴黎,居于田凫路38号。1849年,居于伦敦的马克思经常在大英博物馆翻译、研读材料 。关于马克思与如图建筑的联系,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居于如图时期(在巴黎)被誉为马克思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②在如图阅览空(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经历,让马克思写成了其一生中最主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整理自唐春元《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


材料二:李同学在阅读某一历史文献看到:“***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若侧重解读①,请从思想、人生经历等方面说明居于如图建筑时期马克思所实现的”重要转折”,并指出代表马克思实现”重要转折”的标志性文章以及该文章所在刊物的名称。若选择解读②,请指出“最主要的一部著作”的名称以及其第一卷出版的时间,并分析这部著作发表的划时代意义。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李同学所阅读历史文献的名称及该文献制定的时间,联系所学,说明***是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