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 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关贸总协定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马歇尔计划 |
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经济全球化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生形成 |
C.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 D.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 |
二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建立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其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该“机器”的建立
A.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环境 | B.促进战后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
C.促进世界贸易规范化、法制化 | D.促进世界贸易制度化、体系化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
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批评美元:“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美元能创造“超级特权”主要依靠的国际经济体系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世界贸易组织 |
D.布雷顿森林体系 |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B.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
C.彻底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战 |
D.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体现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
B.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