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
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
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洋务运动时期,针对刘铭传请修铁路一事,朝野议论纷纷,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这种议论( )
A.表明中国仍在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B.合乎当时中国大众的普遍心理
C.客观地反映出列强侵华的重大影响D.体现出中国对西方侵略的抵制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但由于淞沪铁路是英商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结果清政府与英方议定,在淞沪铁路运行一年后,由中国政府购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5万两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淞沪铁路通车及夭折的认识。
1953年7月15日,长春“一汽”开工建厂。1956年7月13日,“一汽”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卡车,披红挂彩地开下了生产线。这第一辆卡车,从建厂到下线,不到3年时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一汽”投产非常重视,***主席亲自命名为“解放”牌。这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对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记录了1920年国内主要铁路每公里平均客运量和货运量的数据。据此表推断
A.铁路运营状况体现近代经济的特点
B.上海、宁波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缓慢
C.京奉铁路运输的货物总量最多
D.民国时期铁路运输业快速发展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