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材料所给的图片,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当前题号:3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除了受宗族关系的影响之外,在选址布局上也受着天人观念的强烈制约。“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是他们的基本的原则;但从天人关系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理想环境。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

——据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

材料二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中共中央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理论突破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

——据萧科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1)写出材料一所述世界文化遗产是安徽省哪一古村落。结合所学,列举此村落的营建受“宗族”和“天人观念”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农民的探索”与“中共中央开明领导人支持下理论突破”的史实。提炼这一改革经验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57年和1986年无锡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统计。这种变化说明
A.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B.对外开放扩大收入
C.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D.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今年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取消人民公社40周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改社建乡、政社分开”的地方。同年,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成就还有
①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
②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
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④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代表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