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
B.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据潘晓红《中国古代档案发展历史剖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变迁,企业中的經济仲裁文件、公证文件等均被作为文书档案收藏。1907年,清延创办了刊布谕旨、类折等文书档案的《政治官报》;北洋政府时期则规定,各单位均可利用档案,外国使馆人员亦可。在近代,档案违法行为的处理包括申诫、记过和撤职等。当时有学者指出,档案学即用科学方法处理档案的学问,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发达的事。——据刘遍红《中国近代档案法规发展演变动因》等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温湿度和防火防盗电子监控、防霉杀虫、机械化修被等技术和设备在档案事业中已普遍应用。随着社会发展,档案工作已实现了主要为历史研究服务的转向。1982年和1995年,我国先后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国.——杨冬权《发展、提高、创新一新中国档案事业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档案发展的思想文化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C.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A.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 B.旨在完善立法工作 |
C.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 | D.树立了法律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