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
- 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
- 遗传与人类健康综合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某校学生在学校内调查了所有学生的舌头两侧能否上卷成圆筒状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卷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汇总。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卷舌与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B.该类调查可以得出在校学生的卷舌比率 |
C.若要调查显隐性关系,则需要调查具体几个家庭的遗传情况 |
D.若卷舌情况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则该性状是伴X的显性遗传可能性比较大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D.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培育不同口感的鲜食玉米成为育种的新方向。若选择多对纯合的玉米亲本杂交(玉米中控制甜性状的基因用D或d表示,控制糯性性状的基因用E或e表示),让获得的F1自交,所得F2中非甜非糯:非甜糯:甜非糯= 9:3:4,则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d基因纯合时,籽粒不表现糯性性状 |
B.F2的甜非糯种子中,纯合子占1/2 |
C.亲本的表现型为非甜非糯与甜糯或非甜糯与甜非糯 |
D.若探究F2中甜非糯种子的基因型,可与亲本中非甜糯植株杂交 |
小鼠的毛色有黄色、胡椒色和黑色,分别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AY、A和a控制。与毛色有关的另一对基因B、b位于7号染色体上,不含B基因的细胞无法合成色素,小鼠表现出白化性状。现有三个品系的小鼠,其中品系1、2均为黄色,品系3为黑色,杂交情况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三种毛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 。______ (填“AY”“A”或“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
(2)杂交二F1中的黑色小鼠与某白化品系杂交得到F2,F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3表现出胡椒色:黑色:白色=9:3:4,该白化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 。
(3)品系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小鼠杂交,F1不同毛色的小鼠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
P | F1 | |
杂交一 | 品系1×品系1 | 黄色:胡椒色=2:1 |
杂交二 | 品系2×品系2 | 黄色:黑色=2:1 |
杂交三 | 品系1×品系3 | 黄色:胡椒色=1:1 |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三种毛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
(2)杂交二F1中的黑色小鼠与某白化品系杂交得到F2,F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3表现出胡椒色:黑色:白色=9:3:4,该白化品系的基因型为
(3)品系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小鼠杂交,F1不同毛色的小鼠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
B.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 |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6 |
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8/9 |
2016年4月,“三亲婴儿”在墨西哥成功诞生,起因是由于一对夫妇中,妻子被检测出线粒体DNA有缺陷,为保证生育一胎健康孩子,他们求助于美国遗传医学研究专家。专家设计如下技术流程来完成该“试管婴儿”的培育:

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该“三亲婴儿”与________的相似度最高(填字母),能够预期婴儿健康是由于C提供正常的_____________;材料反映出细胞核功能是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细胞质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填“是”或“否”)。
(2)已知颜色蓝、褐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E、e表示)控制的,夫妻二人均为褐色眼,小婴儿为蓝色眼,则夫妻基因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理论上生出蓝色眼睛女儿概率为________,生出褐色眼婴儿概率为________。

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该“三亲婴儿”与________的相似度最高(填字母),能够预期婴儿健康是由于C提供正常的_____________;材料反映出细胞核功能是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细胞质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填“是”或“否”)。
(2)已知颜色蓝、褐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E、e表示)控制的,夫妻二人均为褐色眼,小婴儿为蓝色眼,则夫妻基因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理论上生出蓝色眼睛女儿概率为________,生出褐色眼婴儿概率为________。
变异链球菌在牙面的粘附、集聚是龋齿发生的先决条件,转基因可食防龋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变异链球菌中与龋齿发生密切相关的抗原基因(PAcA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可食用基因工程疫苗。
(1)转基因植物的制备:
单一使用PAcA基因,机体免疫应答不理想,霍乱毒素中有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氨基酸序列(CTB),将CTB基因与PAcA基因连接成嵌合(PAcA—CT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Ti质粒的________拼接,并用______法导入离体的豌豆叶肉细胞中,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豌豆植株。
(2)对上述含PAcA—CTB基因的豌豆植株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PAcA—CTB基因(用字母A表示,基因无累加效应)。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探究这两个基因在豌豆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子一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图甲:
②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乙:______
③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丙:_____
(3)上述三种情况中适于进行推广种植的是两个基因位于_______的植株。多年后,若出现了非疫苗植株,请写出可能的变异类型及产生的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1)转基因植物的制备:
单一使用PAcA基因,机体免疫应答不理想,霍乱毒素中有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氨基酸序列(CTB),将CTB基因与PAcA基因连接成嵌合(PAcA—CT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Ti质粒的________拼接,并用______法导入离体的豌豆叶肉细胞中,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豌豆植株。
(2)对上述含PAcA—CTB基因的豌豆植株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PAcA—CTB基因(用字母A表示,基因无累加效应)。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探究这两个基因在豌豆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子一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图甲:

②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乙:______
③若F1中疫苗植株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则基因的位置如图丙(请参照图甲绘制图丙并标出基因A的位置)。
图丙:_____
(3)上述三种情况中适于进行推广种植的是两个基因位于_______的植株。多年后,若出现了非疫苗植株,请写出可能的变异类型及产生的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进入老年后发病。A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突变。某家族的AD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Ⅲ-7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型未知。对下列系谱图的分析中不再考虑有任何变异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 |
B.若Ⅱ-5为纯合子,Ⅲ-7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 |
C.若Ⅲ-7已怀孕(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3 |
D.用Ⅲ-7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在备孕前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
如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1、3、5号一定是此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C.5号与6号再生一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 |
D.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
某小组用性反转的方法探究某种鱼类(2N =32)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投喂含有甲基睾丸酮( MT)的饲料能将雌仔鱼转化为雄鱼,投喂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仔鱼转化为雌鱼,且性反转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组成为WW或YY的胚胎致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对该种鱼类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7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
B.若P=1:0,Q=1:2,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
C.若P=1:2,Q=0:1,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
D.无论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哪种,甲和丙杂交后代中雌鱼:雄鱼=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