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
- 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
- + 遗传与人类健康综合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病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_________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有显性致病基因引起,比如_______(答出1个即可)、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而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具有XXY染色体的人通常表现为XY男性的生理特征,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第二性征从激素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对色觉和染色体均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红绿色肓男孩,不考虑基因突变,该男孩的诞生,源于其填________“母亲”或“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减数___________(填“第一”或“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异常分配所致。
(4)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女性中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占
,某男性的父母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妹妹,那么,该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一个患该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
(1)遗传病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_________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有显性致病基因引起,比如_______(答出1个即可)、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而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具有XXY染色体的人通常表现为XY男性的生理特征,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第二性征从激素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对色觉和染色体均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红绿色肓男孩,不考虑基因突变,该男孩的诞生,源于其填________“母亲”或“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减数___________(填“第一”或“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异常分配所致。
(4)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女性中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占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
D.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图为正常女性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
B.该图为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 |
C.核型分析可诊断多基因遗传病 |
D.核型分析时女性 C 组和男性 C 组染色体数目不同 |
下图为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家系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与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已知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为A、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1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婚配,则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_____。
(3)经检查发现,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请简要说明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_______,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1)Ⅰ-1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婚配,则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_____。
(3)经检查发现,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请简要说明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_______,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A.全部正常 | B.一半正常 |
C.全部有病 | D.不能确定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群体中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
B.可借助染色体组型诊断胎儿是否将患猫叫综合征 |
C.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只跟基因有关 |
D.女性生育年龄越低,胎儿先天畸形率越低 |
某学习小组以“研究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及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家系中调查 |
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C.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
已知如下图谱中,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核DNA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 B.Ⅱ7个体的致病基因全部来自Ⅰ3 |
C.Ⅱ8和Ⅱ9的患病后代不可能患乙病 | D.Ⅱ6和Ⅱ7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2/3 |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性遗传。若Ⅰ一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性遗传。
(2)如果Ⅱ—9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生育了—个不患甲病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Ⅱ一9与Ⅱ—10结婚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性遗传。若Ⅰ一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性遗传。
(2)如果Ⅱ—9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生育了—个不患甲病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Ⅱ一9与Ⅱ—10结婚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
B.该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所占比例为198/10 000 |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