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C.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  )
A.是定向的B.对人类都有益
C.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D.不能遗传给后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研究人员向肿瘤细胞中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可将某种无毒性前体药物磷酸化,引起肿瘤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自杀”。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治疗方法属于基因治疗,HSV-TK能遗传给后代
B.在将HSV-TK导入肿瘤细胞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肿瘤细胞因导入HSV-TK发生的“自杀”属于细胞凋亡
D.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糖蛋白减少易扩散转移等特征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

(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 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 _______条。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________(可育、不可育)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某二倍体植物的两个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对③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③到④的过程为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植株⑤⑥能通过有性杂交得到三倍体植株⑧,因而⑤⑥属于同一物种
C.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③到⑦的过程为花粉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基因自由组合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杂交稻的无融合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的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决了杂交水稻一般需要每年制种的问题。
(1)上述水稻杂交种收获的种子种植后失去原杂交种的优良性状,导致水稻杂交种需要每年制种的原因是______。
(2)有两个基因控制水稻无融合生殖过程:含基因 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 P 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都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 A、P 的影响。用下图1所示杂交方案,获得了无融合生殖的个体。

①子代中Ⅱ、Ⅲ分别自交后获得种子,则Ⅱ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是 _______ 、Ⅲ上所结种子胚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 个。
②理论上,子代Ⅳ作为母本能使子代保持母本基因型的原因是_________。
(3)我国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杂种水稻的4个相关基因,实现了杂种的无融合生殖(如图2所示)。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的4个基因在实现无融合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4)无融合技术应用于作物育种,可能会导致 ________多样性降低,存在生态隐患。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变异及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时,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目的是诱导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仍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不同基因型的猕猴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定不同
D.生物变异与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