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
- 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
- 遗传与人类健康综合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 |
B.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
C.在患者的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常低于单基因遗传病 |
D.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
图为正常女性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该图可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
B.该图为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 |
C.核型分析可诊断多基因遗传病 |
D.核型分析时女性 C 组和男性 C 组染色体数目不同 |
某校学生在学校内调查了所有学生的舌头两侧能否上卷成圆筒状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卷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汇总。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卷舌与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B.该类调查可以得出在校学生的卷舌比率 |
C.若要调查显隐性关系,则需要调查具体几个家庭的遗传情况 |
D.若卷舌情况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则该性状是伴X的显性遗传可能性比较大 |
下图为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家系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与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已知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为A、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1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婚配,则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_____。
(3)经检查发现,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请简要说明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_______,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1)Ⅰ-1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婚配,则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_____。
(3)经检查发现,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请简要说明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_______,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
B.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
C.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
D.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
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 )
A.是定向的 | B.对人类都有益 |
C.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 D.不能遗传给后代 |
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

(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 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 _______条。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________(可育、不可育)的。

(1)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 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得野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 _______条。
(3)培育出的野生二粒小麦是________(可育、不可育)的。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D.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培育不同口感的鲜食玉米成为育种的新方向。若选择多对纯合的玉米亲本杂交(玉米中控制甜性状的基因用D或d表示,控制糯性性状的基因用E或e表示),让获得的F1自交,所得F2中非甜非糯:非甜糯:甜非糯= 9:3:4,则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d基因纯合时,籽粒不表现糯性性状 |
B.F2的甜非糯种子中,纯合子占1/2 |
C.亲本的表现型为非甜非糯与甜糯或非甜糯与甜非糯 |
D.若探究F2中甜非糯种子的基因型,可与亲本中非甜糯植株杂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