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描述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
- 相互作用
- 牛顿运动定律
- 曲线运动
- 万有引力与航天
- + 功和能
- 功
- 功率
- 动能与动能定理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能量守恒定律
- 动量
-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x,恒力F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在质量为2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的距离x,恒力F做功为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
A.W1 > W2 | B.W1 < W2 |
C.W1 = W2 | D.无法判断 |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为
,并保持此功率继续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设汽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定,则能正确反映从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如图BC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光滑的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3m,圆心角θ=53°,圆心O的正下方C与光滑的水平面相连接,圆弧轨道的末端C处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木板,木板的长度l=2m,木板的上表面的最右端放置一个静止的小滑块P1,小滑块P1的质量m1未知,小滑块P1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另有一个质量m2=1kg的小滑块P2,从圆弧轨道左上方的某个位置A处以某一水平的初速度抛出,恰好能够沿切线无碰撞地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滑到C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N,之后滑到水平面上并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cos53°=0.6).求:

(1)求小滑块P2经过C处时的速度大小;
(2)求位置A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是多少?
(3)假设小滑块P1与木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请定量地讨论热量Q与小滑块P1的质量m1之间的关系.


(1)求小滑块P2经过C处时的速度大小;
(2)求位置A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是多少?
(3)假设小滑块P1与木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请定量地讨论热量Q与小滑块P1的质量m1之间的关系.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时间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若A球质量mA=2 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
B.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 N·s |
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 kg·m/s |
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 J |
关于“节约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自然界的能量的总和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 |
B.浪费能源只是浪费个人金钱,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界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能量是守恒的 |
C.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自然界中宏观过程是有方向性的,能量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节约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
关于能量耗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减少了 |
B.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 |
C.能最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可利用的能源减少了 |
D.能量不可能耗散,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可以有任意的方向性 |
关于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C.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
D.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使用常规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
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
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 |
B.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 |
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方向性 |
D.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 |
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 |
B.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和子弹增加的内能 |
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
D.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子弹和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