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
从
逐渐缓慢地增大时,物体始终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体所受的( )




A.板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 B.板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
C.板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 D.合力保持不变 |
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
B.50![]() |
C.100 N |
D.100![]() |
质量为
的木块,在推力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值应为( )





A.![]() | B.![]() |
C.![]() | D.![]() |
如图,一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B,另一端与地面上的物块A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缓慢拉动B,直至悬挂B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已知A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A所受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 B.A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
C.水平拉力大小可能减小 | D.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
为了测量物块A和B之间的摩擦因数,在水平台面上将两个物块叠放,两物块上都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连接B物块的绳子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刚开始,两物块静止,两传感器示数都为零,现向左拉A物块的力F从零开始缓慢增大: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传感器2的示数如图乙,刚开始的小段时间,传感器1有示数,而传感器2示数为零的原因是______,物块AB之间的摩擦因数是______(用题中符号表示)。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之前,直接把连接B物块的绳子竖直提起,记录下B物块悬空静止时传感器的示数F1 |
B.实验过程中,保证拉A的力F保持水平向左,不然会对测量的摩擦因数有影响 |
C.实验过程中,保证拉B的绳子保持水平,记录稳定时传感器2的示数F2 |
D.实验过程中,当A动起来之后,必须匀速向左拉出,加速拉出测量的摩擦因数会偏小 |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一个足够大的水平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撤去拉力,物体继续滑行直至停止,运动总位移s。如果仅改变F的大小,作用时间不变,总位移s也会变化,则s与F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如图(a),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始终受到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N的力F的作用。改变木板倾角,在不同倾角时,物块会产生不同的加速度a,如图(b)所示为加速度a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求:(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的大小;
(2)图线与θ轴重合区间为[θ1,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如何?
(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1)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的大小;
(2)图线与θ轴重合区间为[θ1,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如何?
(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图甲是某同学写字时的握笔姿势,图乙是他在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松开时的状态,笔尖仍然斜向下且笔保持静止状态。关于两幅图中笔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笔可能不受摩擦力 |
B.图乙中笔可能不受摩擦力 |
C.图甲和图乙中手对笔的作用力方向都为竖直向上 |
D.图甲中手的握力越大,笔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2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25,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3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刚开始滑上传送带A端时一定做匀加速运动 |
B.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时有可能不受摩擦力 |
C.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一定小于2m/s |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B一定大于2m/s |
如图所示,直杆OA可绕O轴转动,图中虚线与杆平行。杆的A端分别受到
、
、
、
四个力的作用,它们与OA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它们对O点的力矩
、
、
、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