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N,输出A,B,则

A.A+B为a1,a2,…,aN的和
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根据下边的图,当输入为2017时,输出的(  )
A.28B.10C.4D.2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    )
A.2B.3C.7D.14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执行该程序,若输入的的值为64,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
A.求的值B.求的值
C.求数列的前6项和D.求数列的前7项和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是为了计算和式的值,那么在空白框◇中,可以填入 (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求圆周率,刘徽称这个方法为“割圆术”,并且把“割圆术”的特点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下图是根据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运行该程序,则输出的的值为(    )(参考数据:
A.24B.30C.36D.48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任意输入一次x(0≤x≤1)与y(0≤y≤1),则能输出数对(x,y)的概率为( )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图中执行框内①处和判断框中的②处应填的语句是()
A.B.
C.D.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