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算法初步
- 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结合下面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判断x是否小于0,若是,则输出3x+2,
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输出x2+1.
当输入的x的值分别为-1,0,1时,输出的结果分别为___、___、___.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判断x是否小于0,若是,则输出3x+2,
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输出x2+1.
当输入的x的值分别为-1,0,1时,输出的结果分别为___、___、___.
下面的程序运行后的作用是( )
INPU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INPU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A.输出两个变量A和B的值 |
B.把变量A的值赋给变量B,并输出A和B的值 |
C.把变量B的值赋给变量A,并输出A和B的值 |
D.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 |
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
在1,2,3,…30这30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
(1)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
的值为
的概率
;
(2)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
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
的值为
的频数,下面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
甲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乙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当
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写出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
的值为
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甲、乙中谁所编写的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

(1)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



(2)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



甲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乙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当




高三某班15名学生一次模拟考试成绩用茎叶图表示如图1.执行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i(i=1,2,…,15)分别为这15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则输出的结果为( )


A.6 | B.7 |
C.8 | D.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