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设2a=5bm,且=2,则m等于(  )
A.B.10
C.20D.100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则(  )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是函数的图象上的相异两点.若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则点的横坐标之和的取值范围是
A.B.C.D.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九章算术》中一文:蒲第一天长3尺,以后逐日减半;莞第一天长1尺,以后逐日增加一倍,则(   )天后,蒲、莞长度相等?参考数据:,结果精确到0.1.(注:蒲每天长高前一天的一半,莞每天长高前一天的2倍.)
A.2.8B.2.6
C.2.4D.2.2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集合中分别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则事件“对数值大于”的概率为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已知,则可以用表示为(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6、17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了当务之急,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简化计算发明了对数.直到18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即.现在已知,则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已知,则__________(用表示),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则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