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将思考交给了电脑,将沟通交给了手机,将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保健品,把美貌交给了美容院……诚然,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必须坚守的东西。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反思生活,反省自我,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一根很长的竹竿,不把它弄断,怎么使它变短?答案是找一根比它更长的竹竿!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长短大小、好坏优劣,关键是你用什么东西来参照,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用怎样的心怀来容纳。
2019年,全国将又有部分省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届时将实行选课走班制,实现学科的多样性、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某学校语文学科精选学科老师,准备为学生开设传统文化教学选修课,开发了以下几门课程,《诗经》《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要求每一位同学任选一门学习。
面对这些传统文化优秀作品,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你作为大哥哥大姐姐,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帮某位同学做出选择,并陈述选择的理由。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应该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花和虫子,一并存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于虫子,把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同时”,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也看见无数摇曳的鲜花。
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在共享经济盛行的今天,精神共享也被提上了日程,于是便有了“知识共享”这一说法。有人支持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能让更多的人提升自我,让我们能更快地实现知识的创新与突破。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知识共享会使人的知识失去多样性,丧失探索知识的兴趣。
对于知识共享,你有怎样的思考呢?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三枪拍案惊奇》在众人的期盼、等待中终于上映了,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作品。记者采访观影者,有人回答:“这部电影是最不像张艺谋电影的电影。”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热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材料一:
“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郁闷。”“在找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夸!”“丢了仍不暴躁,极为优雅,赞!”……近期,这类夸夸群风靡社交网络,连知名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在群里无论说点什么,马上会得到各种夸赞。某大学生说:“现在我压力一大,就上夸夸群,全靠它‘续命'。”
有人说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脆弱和渴望被肯定的心理;有人说那些夸赞虚假生硬,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人认为夸夸群提供了低成本的减压方式,满足了快节奏现代生活的需求……
材料二:
2019年国庆游行,女排队员与兵哥哥的互夸令人动容,他们致敬“世界第一”,她们呐喊“你们最帅”,钢铁与玫瑰,如此和谐。
强者互相致意,是因为深知:做到极致的背后,都是风雨兼程。这对普通人而言,何尝不是启示?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