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采桑女
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②,官家二月收蚕丝。
【注】①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②里胥:里中小官吏。
【小题1】“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两句描摹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采桑女为何“手挽长条泪如雨”?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女
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②,官家二月收蚕丝。
【注】①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②里胥:里中小官吏。
【小题1】“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两句描摹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采桑女为何“手挽长条泪如雨”?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小题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小题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小题。(11分)
长相思
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小题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写“雨”字,却以“雨”贯串全篇,请作简要赏析。(6分)
长相思
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小题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写“雨”字,却以“雨”贯串全篇,请作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小题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小题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⑦冷淡,摘胭脂浓染。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的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跟随。
【小题1】简要赏析“念”“摘”两字。(5分)
【小题2】词的结尾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⑦冷淡,摘胭脂浓染。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的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跟随。
【小题1】简要赏析“念”“摘”两字。(5分)
【小题2】词的结尾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小题1】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小题1】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王士禄 [清]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小题1】首句“沙尾孤舟潮涌”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试析该句是如何衬情的?(4分)
【小题2】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是“无理而妙”。其实本词中也有看似“无理”,实则精“妙”的句子,请找出并阐述之。(4分)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王士禄 [清]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小题1】首句“沙尾孤舟潮涌”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试析该句是如何衬情的?(4分)
【小题2】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是“无理而妙”。其实本词中也有看似“无理”,实则精“妙”的句子,请找出并阐述之。(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宋】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小题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小题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4分)
【小题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4分)
江城子·癸酉春社
【宋】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小题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小题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4分)
【小题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小题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3分)
【小题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小题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3分)
【小题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