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满庭芳
[宋]张风子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儿强健倔强,只管啃食原野上的嫩草,离家越来越远了。
B.牧童只顾着自己玩耍,放任牛儿入泥入水,却不加以管束。
C.青松下,牧童悠然自得地吹起了长笛,显示出愉快的心情。
D.本词语言朴实无华,饶有风趣,富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小题2】本词最后三句“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勾勒出一幅“月下晚归图”,请简要赏析这样写有何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12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小题2】(小题2)“一声横笛锁空楼”中“锁”字用词精当,请结合词句对“锁”字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醉落魄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注] 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②绛河:天河。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烧香曳簟眠清樾”一句写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下片“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形貌,其中 “撩乱”“折”又与前面“好风”“临风”相呼应。
D.词中花影、月色与音乐相映相衬,眼前景、耳边笙与词人心中的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小题2】“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樊迟未达。子曰:“______,______。”(《论语》) 
(2)____,朽木不折;____,金石可镂。(《劝学》)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 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当前题号:5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古诗文阅读(1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2分)
【小题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文题空。(5题限选4题)(8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   ,相逢何必曾相识!(自居易《琵琶行》)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兮辞》)
(4)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酌酒以自宽,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3)   ,用之不竭。     (《赤壁赋》)
(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5)吾师道也,   。 (《师说》)
(6)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夕揽洲之宿莽。 (《离骚》)
(8)辘辘远听, 。 (《阿房宫赋》)
当前题号:8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陈维崧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引,即用先生喜予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阑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江苏宜兴人,历明、清两朝。科举数不利,遂游食四方。 ②[史蘧庵]名可程,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同祖弟,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定江南后,未出仕,流寓江南,常与陈维崧诗酒唱和。 ③[葵肌]应指蜀葵,又名一丈红,夏天开红花。
【小题1】说明“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两句的含意。(3分)
【小题2】“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3】“忽凉风索索”,以景作结,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蘋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小题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