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①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②成底事③?平凡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④。
(注释)①严陵滩: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②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③“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④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
【小题1】柳永, 派词人。【小题2】选择对词的上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写“雨”、“川”、“帆”、“蓼”和“风”,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
B.“飞短艇”的“飞”字,表现渔人归心似箭的喜悦之情。 |
C.一静一动,通过对比,表达词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
D.“村落”寄托了词人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 |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①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①终了:纵了,即使写成。【小题1】全词抒写______(之情)。用词典雅精致,如下阕为避免直白重复,分别以______、______指代书信。
【小题2】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晏几道是“古之伤心人”,请从上阕赏析词人是如何抒写伤心语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1】词的上片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试结合原词分析。【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临 江 仙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小题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小题2】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江 城 子
苏 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注] 陶渊明曾游斜川,喜爱曾城的独秀,作《游斜川》。此处是说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小题1】试析“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句的妙处。
【小题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其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凤一夜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把官场比作“臭腐场”,用“酒偏香”与之对比,将批判矛头直指腐败的官场。 |
B.“掩鼻”就是指住鼻子,这个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词人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行径的厌恶。 |
C.三四句说隐退田园后,词人抛开世间烦扰,以歌舞自娱,山水的慰藉令他心灵得以解脱。 |
D.词题是“寻菊花”,但词的内容却没有着重写“寻”,可见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①章台:汉代长安街名。唐代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小题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小令 | B.中调 | C.长调 | D.慢词 |
A.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