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放言五首(其一)①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②能诈圣,可知宁子③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臧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防: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封地来要挟鲁君。③宁子:指宁武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首联以反问的句式明确有力地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
B.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
C.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
D.尾联紧承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水进行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征。
别州民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裳(注)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注)甘棠:《诗经·召南》有《甘棠》一诗赞美召伯。据说周朝召伯南巡时为了不惊扰百姓,在一甘棠树下办公。后以“甘棠”来称颂官吏的政绩。【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离任时,父老准备筵席,拦路相送。 |
B.诗歌前四句写出了百姓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内心对杭州百姓的愧疚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
C.第三联描绘了因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干旱的田地多,农民遭遇饥荒的现实情况。 |
D.诗人临走时,还能给父老们留下在钱塘增筑的湖堤工程以救助当地的干旱灾荒,其自豪的心情表露无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