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_____________
河北、河南:_______________
西河:________________
尊:_________________
A.“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
B.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C.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
D.“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
A.汉唐时,“关东”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
B.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故“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
C.“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杜甫写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肯冢向黄昏”。 |
D.“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黄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如李白形容天姥山“势拔五岳掩赤城”。 |
(1)绍兴,宋高宗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______)
(2)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一直由武将担任,南宋抗金名将张浚曾任此职。 (______)
(3)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州治类似于今天各省的省会。 (______)
(5)“奉化军节度”意为奉化军管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______)
秋湖①觞芰图序
[清]曾燠
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②,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③。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飔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筩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④。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言文清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秋湖:江苏扬州的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使,在扬州设立题襟馆,与宾客饮酒赋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瘦西湖,故称其为“秋湖”。②香海之慈云:指香海慈云,它是位于瘦西湖湖中的小金山上的一个私家园林,也是古代扬州二十四景之一。③远公之社:指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为弘扬佛法而开创的莲社。④“董”“巨”“徐”“黄”分别指董源、巨然、徐熙、黄筌,他们都是南唐至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
B.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
C.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
D.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
A.闰月:为了解决农历与回归年长度差的问题,农历设置了闰月。一般来说,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 |
B.棹:船桨。如《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中的“棹”即指用兰桂制成的船桨。在本文中,“棹”代指船。 |
C.山阴:山北水南谓之阴。这里指山坡背阴的一面,即山的北侧。 |
D.庵:特指古代女性带发修行者居住的寺庙。如《红楼梦》中妙玉居于大观园中栊翠庵。 |
A.作者在这篇给诗集作的序文中,采用了大量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颇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蕴。 |
B.本文不但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们游览瘦西湖主要景点的过程,而且交代了《秋湖觞芰图》中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
C.本文不仅行文有序,而且描写生动,议论精当,语言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 |
D.本文虽然只是简要叙述与文人墨客一起闲游瘦西湖、作画吟诗的情形,但也蕴含着对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赞美。 |
(1)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
(2)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
(1)《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____________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
(2)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句中的“山东”所指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4)《诗经·小雅·寥莪》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句子,后来用“怙恃”为____________的代称。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
A.刑部是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
B.笏板是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用以记录君命、旨意或上奏的话的工具,以防止遗忘。唐代武德四 |
C.“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逃避黑暗政治、远离世俗生活的七位文士,有嵇康、阮籍、刘伶、山涛、向秀、阮咸、王戎,他们大多饮酒排遣苦闷,寻找精神寄托。 |
D.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江表指长江以西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
A.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还曾用名越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 |
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 |
C.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
D.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封建时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