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B.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D.“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1 10:0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
乞骸骨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
五经
,贯
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不行:
孝廉
,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同类题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B.“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岁在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的这一年是东晋穆帝确定“永和”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C.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后人参考这一原则,推断出《游褒禅山记》中的“华山洞”应做“华阳洞”。
D.中国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的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既望”即指农历十六日。另外,“望”指农历十五日,“朔”指月末。
同类题4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
②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③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
④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
A.①春分 ②立夏 ③白露 ④立冬
B.①春分 ②立夏 ③立冬 ④白露
C.①立夏 ②春分 ③立冬 ④白露
D.①立夏 ②春分 ③白露 ④立冬
同类题5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D.戎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