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B.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D.“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1 10:0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一项是
A.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分别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据此判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九月”,可称为“季秋”、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微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C.“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尚书》《礼经》《论语》《周易》《春秋》。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至于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不同朝代也不尽相同。
同类题2
文学文化常识。
(1)《__________》选自《玉台新咏》,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____________诗。
(2)卡夫卡,____________(填国籍)小说家,_____________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孤独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和《美国》。
(3)王维,字___________,苏轼评价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诗作长于边塞、送别等题材,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_”。
(4)古时计算时间按地支分为12个时辰,“人定”是指____________时,相当于现在夜里______点到______点。
同类题3
下列对《阁夜》一诗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五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被称为“更”。五更在寅时,相当于现在3点—5点。
B.鼓角:战鼓和号角,二者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C.夷歌: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为“夷”。诗中的“夷歌”指当时东方民族的歌谣。
D.卧龙:比喻隐居尚未显露才能的人,诗中指诸葛亮。杜甫常借用与诸葛亮有关的典故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代学校的名称有“校”“庠”“序”等。办学的形式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后代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私塾”等 。
B.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等。
D.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同类题5
下列三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1)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2)日气渐炎人度夏;禾浆刚满麦知秋。
(3)阳生乃肇吉祥,是以大如年,此节宜祈之有福、祭之有礼;泉动而知温热,从兹初数九,斯民说今则看冬、明则看春。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备选答案:立春 惊蛰 清明 谷雨 小满 芒种 白露 立冬 冬至 大寒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