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B.“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国子先生,唐代对国子博士的尊称。唐代主管教育的机构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等七学,各学置博士负责教学。
D.“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序”是一种文体,主要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伶官传序》都是赠序。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C.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②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③“紫电清霜”中的“紫电”是宝剑名,“清霜”指剑。
④“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他们都是南朝人。钟嵘的《诗品》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⑤“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指北方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⑤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历史上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___________、黄鹤楼、鹳鹊楼。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是蓬莱、方丈和 _______ 。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加点的地名和现在的称谓对应,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维扬帅下逐客令 ④临安春雨初霁⑤李小二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A.杭州 江阴 扬州 镇江 洛阳B.南京 苏州 扬州 江阴 开封
C.南京 苏州 扬州 杭州 开封D.杭州 苏州 扬州 镇江 洛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宴席中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山B.边关C.燕山D.华山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二十四桥”在今天的哪里?
A.镇江B.扬州C.杭州D.苏州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