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边界望乡》一诗对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动人情场的乡愁变奏曲。
B.在语言上,诗人追求一种脱俗的意象语言,摒弃流行的、缺乏生机的语言模式。
C.作者此时的心境是“近乡情怯”。
D.本是令人感到新颖而奇妙,诗人在祖国的大地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的蜘蛛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雪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珠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小题1】这首诗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请举例加以赏析。
【小题2】说说“又是残夜梦回,/枕畔的书瘦损了”中“瘦损”二字的妙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插秧
詹冰
水田是镜子
照映着蓝天
照应着白云
照应着青山
照应着绿树
农夫在插秧
插在绿树上
插在青山上
插在白云上
插在蓝天上
【小题1】理解诗歌的内容 诗的第一节写的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小题2】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的第二节只写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有什么作用?
【小题3】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邹荻帆
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
是的,我们将。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而融化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
吸收到五月的河里去
而这雪后的平原
会袒露出来,
那时候
天青
水绿
鸟飞
鱼游
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
1948年5月
【小题1】这首诗中的“大风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题2】“我们温暖的血”“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小草的须里去”“五月的河里去”,意味着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人行道
王燕生
在车来车往的街头,
横越马路是不那么自由——
只在一定部位画两条白线,
通过吗?必须从这儿行走!
严厉也是一种爱呀,
条条框框并非全是保守;
只因我们曾忽视规律和法则,
至今,心上还有条流血的伤口……
【小题1】概括全诗的主旨。(限20字以内)
【小题2】简析这首小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片段一:

①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②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技巧感悟:这两首小诗,哪一首更富有诗意?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中“此刻”和“仅”意蕴丰富,虽历经艰难,可“我”并没有到达最高峰,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终点。
B.诗人描写的是他在雪峰之侧目睹的一次高原落日美景,用比喻的手法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写得精彩绝伦、如在眼前。在视觉之上,诗人又叠加了听觉描写,滑坡的石砾制造的声响如军旅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诗中所写落日更显壮观。
C.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D.诗歌的最后,诗人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一同默享快慰!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而遗憾,深感无奈。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诗人笔下的“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的景象是写实的,还有人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歌和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1981年3月12日
【小题1】理解诗歌的内涵 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小题2】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中的“港口”前使用了“异国”一词?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烟雾”中?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