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 明
- 宋濂(1310-1381)
- 刘基(1311-1375)
- 罗贯中(不详)
- 于谦(1398-1457)
- 吴承恩(1507-1582)
- 归有光(1506-1571)
- 汤显祖(1550-1616)
- 袁宏道(1568-1610)
- 冯梦龙(1574-1646)
- 凌濛初(1580-1644)
- 徐弘祖(1586-1641)
- 魏学洢(约1596-约1625)
- 张溥(1602-1641)
- 陈继儒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他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 |
B.赤壁之战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
C.吴荪甫拿着孙吉人的“草案”,一面看,一面憧憬起来: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这么想着,吴荪甫便觉得双桥镇失陷不算什么事了。(《子夜》) |
D.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瑞珏感到无限悲伤,哭着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 “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她只好依从;觉慧鼓励觉新反抗,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家》) |
E.科尔恰金小姐门第显赫,对是否向她求婚,涅赫留朵夫却迟疑不决,重要的原因是他一心向玛丝洛娃赎罪,认为这是他结婚的障碍。(《复活》)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葛朗台瘫痪后,仍掌管密室钥匙,不愿将家用开支大权交给欧也妮。欧也妮心系夏尔,对父亲很冷淡。(《欧也妮·葛朗台》) |
B.诸葛瑾奉命到荆州见关羽,为孙权的儿子求亲。关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三国演义》) |
C.为了暂时搁置觉民的亲事,觉新到祖父那里去替觉民讲情。他以为可以感动祖父,没想到却遭到祖父痛骂。(《家》) |
D.冯云卿通过女儿从赵伯韬那里刺探到了商业机密,然后不惜动用女儿的垫箱钱来做“多头”,最终大赚了一笔。(《子夜》) |
E.弗罗洛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当中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对他说,绞刑架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巴黎圣母院》) |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经过。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可把女……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经过。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经过。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可把女……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经过。
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忧,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三国演义》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日:“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庞统的“连环计”是什么?这条计策让曹操遭受了怎样的“毒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日:“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庞统的“连环计”是什么?这条计策让曹操遭受了怎样的“毒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鲁肃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玄德曰:“备兵微将寡,一闻操至即走,竟不知彼虚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耶?”
“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具体指哪“两场火”,请简述相关情节。
(2)“他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他在过道里追上她,把那笔钱塞给她,然后从她身边跑掉的情景。‘啊,那笔钱!’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又是恐惧,又是嫌恶,就跟那时候他的心情一样。‘哎,多么卑鄙!’他也像当时一样骂出声来。”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骂自己是卑鄙的,那笔钱又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境遇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选做( )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鲁肃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玄德曰:“备兵微将寡,一闻操至即走,竟不知彼虚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耶?”
“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具体指哪“两场火”,请简述相关情节。
(2)“他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他在过道里追上她,把那笔钱塞给她,然后从她身边跑掉的情景。‘啊,那笔钱!’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又是恐惧,又是嫌恶,就跟那时候他的心情一样。‘哎,多么卑鄙!’他也像当时一样骂出声来。”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骂自己是卑鄙的,那笔钱又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境遇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选做( )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简答题。
(1)《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词句咏的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么性格特点?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说这话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他是怎么落入张飞之手的?后来张飞如何对待他的拒降?
(1)《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词句咏的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么性格特点?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说这话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他是怎么落入张飞之手的?后来张飞如何对待他的拒降?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
D.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①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注】①礼:司礼太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①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注】①礼:司礼太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
B.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
C.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
D.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 |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科举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
B.漕运,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
C.盐课,即中国古代的盐税,是中国历代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始见于夏朝。 |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
A.马森通情达理,化解兄弟阋墙。他在担任太平知府时,有兄弟俩前来打官司,马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化了兄弟二人。 |
B.马森刚正不阿,公正处理案件。他担任江西按察使时,有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他不顾地方高官的阻力,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
C.马森忧心国事,剖析经济困局。他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费开支增大,一方面因为皇帝减免租税导致国库收入减少。 |
D.马森敢于进言,劝皇上广开言路。他认为皇上很多政策只能解燃眉之急,没有深入考虑到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元气,应多听听臣子的建议。 |
(1)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文科)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荀彧的意见,没有大动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
B.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冒雪离开,第三次恰好诸葛在午睡,刘备就直接进去相见了,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
C.诸葛亮初次出山,教练新野民兵,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由此自然奠定了威望。 |
D.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