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葛朗台瘫痪后,仍掌管密室钥匙,不愿将家用开支大权交给欧也妮。欧也妮心系夏尔,对父亲很冷淡。(《欧也妮·葛朗台》)
B.诸葛瑾奉命到荆州见关羽,为孙权的儿子求亲。关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三国演义》)
C.为了暂时搁置觉民的亲事,觉新到祖父那里去替觉民讲情。他以为可以感动祖父,没想到却遭到祖父痛骂。(《家》)
D.冯云卿通过女儿从赵伯韬那里刺探到了商业机密,然后不惜动用女儿的垫箱钱来做“多头”,最终大赚了一笔。(《子夜》)
E.弗罗洛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当中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对他说,绞刑架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巴黎圣母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3-31 09:5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选出下列关于《三国演义》《家》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A.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表妹,梅表妹却在回避他,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本想安慰他,但看到觉新一味地妥协,转而责备他咎由自取。觉慧突然感觉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家》)
B.觉慧在第二天放学后才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他觉得恐怖和绝望,情绪非常激动,悲愤地追问鸣凤的死因。之后他一个人跑到花园湖畔怀念鸣凤,为没能保护好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对造成鸣凤之死的封建家庭感到深切的痛恨。(《家》)
C.陈宫做中牟县令时,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曹操的抱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暴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曹操,后来辅助吕布,多次设计打败曹操。后被曹操活捉,经曹操婉言相劝,陈宫最终投降他。《三国演义》
D.张飞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来回奔跑,冲起尘土,使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一人一骑立于桥头,曹军众将蜂拥而至。他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而死。曹操及诸将士仓皇而逃。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下令拆桥,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的疑兵之计。《三国演义》
E.鲁肃邀请关羽前来东吴赴宴,在庭后埋伏刀斧手,席间欲害关羽,夺得荆州。关羽只带数人前来赴宴。酒至半酣,关羽婉言对抗鲁肃诘难,后关羽右手提刀,“劫持”鲁肃到岸边,关平驾船过来接应,吕蒙、甘宁等欲出,又恐伤及鲁肃,只能作罢。《三国演义》

同类题5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一天早晨,爱斯梅拉达在屋顶上看到弗比斯十分激动,伽西莫多心里也很高兴,为爱斯梅拉达去找弗比斯却无功而返,而爱斯梅拉达却责怪他。从那天起,他不再到她的小屋来,但送给她一只狗做伴,并冒着生命危险打破了让爱斯梅拉达害怕的一个雕像,还唱歌给她听。(《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希望有一个重孙子,想早日给高觉新提亲。觉新的相貌清秀和聪慧好学使某几个有女儿待嫁的绅士动了心。来说媒的人很多,觉新的父亲和继母商量、选择后,只剩两家,而这两家请来的媒人情面同样大,他父亲就用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名字分别写在两方红纸上,在祖宗的神主面前祷告后,拈起一个,亲事就这样决定了。(《家》)
C.冯云卿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为了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挽回败局,使用“美人计”直接要求女儿冯眉卿接近赵伯韬,女儿答应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女儿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个“多头”,实际赵伯韬做的是“空头”。冯云卿拿出姨太太的积蓄一万两银子,做了一个“多头”,结果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子夜》)
D.陪审员们热烈地交换着感慨。而后,商人、上校、店员等认为玛丝洛娃无罪,首席陪审员虽然反复强调说认定她参与投毒证据不足,却又坚持她既犯有毒害人命罪,又犯有盗窃罪,在大家争论得头昏脑胀时,首席陪审员说:“我们认定她有罪,但没有蓄意抢劫,也没有蓄意盗窃财物。”可却没在答案写上“有罪,但未蓄意杀人”。 (《复活》)
E.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以为得计的严颜,自引军伏击,生擒严颜后,紧随逃跑的川兵进入并占领了巴城。(《三国演义》)
【小题2】简答题(任选一题)
(1)“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红楼梦》第十五回) 这是王熙风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她所答应之事的来龙去脉。
(2)葛朗台去世后,拿侬的待遇有何变化,请简述发生在拿侬身上的故事。
选做第(_____)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尽心上》)
子曰:“邦无道,富且贵,耻也。邦有道,贫且贱,耻也。”(《论语·泰伯》)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结合选段,谈谈孔子与孟子各自以什么为耻辱?
(2)结合选段,谈谈儒家认为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耻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