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元元:人民、百姓。
【小题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小题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09:5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停止,废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然后能改( )    ②入则无法家士( )
③其母织 ( )    ④其母引刀其织(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