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孟子(前372-前289)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 荀子(前313-前238)
- 《荀子》
- 韩非子(前280-前233)
- 吕不韦(前292-前235)
- 列子(约前649-前606)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 宋玉(约前298-222)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一词多义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_____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
以为妙绝 (________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 (________________)
络绎不绝 (________________)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_____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
以为妙绝 (________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 (________________)
络绎不绝 (________________)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
声非加疾也 (________________)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
声非加疾也 (________________)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 B.甚矣,汝之不惠 |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 D.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________________)
(2)倒装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句
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_)
(4)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_____)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________________)
(2)倒装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句
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_)
(4)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有槁暴(晒)②輮以为轮(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④而致千里(送别)⑤君子生非异也(禀赋,资质)⑥非能水也(善,会)⑦筋骨之强(强壮)⑧而绝江河(横断)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⑩而闻者彰(清楚)
①虽有槁暴(晒)②輮以为轮(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④而致千里(送别)⑤君子生非异也(禀赋,资质)⑥非能水也(善,会)⑦筋骨之强(强壮)⑧而绝江河(横断)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⑩而闻者彰(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 B.①②③④⑦⑨ | C.①③⑤⑦⑨⑩ | D.①⑤⑦⑧⑨⑩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
B.“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 |
C.“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而后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
一词多义
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______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_______________)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
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______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_______________)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渊博 |
C.蚓无爪牙之利 利:锋利 |
D.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
A.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
B.輮以为轮 无以至千里 |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D.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 |
A.“登高而招”“而见者远”,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
B.“骐骥”与“驽马”、“舍之”与“不舍”的对比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所以说“学不可以已”。 |
C.虽然《劝学》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方法。 |
D.全文用了比喻论证,最后一段从学习的方法、态度方面说明学习要注意的问题,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 |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