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蓝,而青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故不积跬步,无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砺则利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渊博
C.蚓无爪牙之    利:锋利
D.君子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青,取之蓝    而青
B.輮为轮 无至千里
C.不如须臾所学也 不如登高博见也
D.风雨兴 圣心备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而招”“而见者远”,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B.“骐骥”与“驽马”、“舍之”与“不舍”的对比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所以说“学不可以已”。
C.虽然《劝学》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方法。
D.全文用了比喻论证,最后一段从学习的方法、态度方面说明学习要注意的问题,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4 01:44: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积微,月不胜日,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此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①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②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③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④軸: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豁,若白垩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①且:连词,表示转折。②管叔、蔡叔之事:指叛乱之事。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    行:行为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善者王 王者敬
B.亡国之祸败不可悔也    不可日志也
C.此谓也 若白垩与黑漆
D.察秋毫 人拜之以牛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蝤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小题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