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化阅读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孔子对仲弓的回答,你认为要做到仁,应该怎样做?(三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 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小题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B.孔子不赞同把“孝”简单等同于“养”的看法。
C.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D.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小题2】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小题1】(甲)从中国古代史中列举一个符合儒家“君子”定义的人并简要说明理由。
人物: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以上语段内容,对孔子的君子观作简要评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小题1】根据上文,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___________。
【小题2】分析上文内容,说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①孙:同“逊”。

(1)根据上面三个选段内容,简要概括儒家君子观的内涵。
(2)联系实际,谈谈儒家君子观的现实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十三》)
注:①几,将近,接近。
【小题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②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小题2】孔子认为一句话可以亡国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小题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论语·阳货》)
(2)(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助治丧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庄子·大宗师》)
(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
(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5)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小题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孟子反、子琴张在丧礼上的表现有何特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大学》)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
【小题1】从上述材料来看,儒家为什么要推崇孝道?
【小题2】联系现实,结合材料,简述如何做到“为人也孝悌”。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小题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中的含义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子贡引用它的用意又是什么?
【小题2】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
当前题号:10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