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单句的成分
- 复句的类型
- 句子的句式
- 修辞方法
- 选用句式
- + 标点符号
- 句号(。)
- 逗号(,)
- 顿号(、)
- 冒号(:)
- 问号(?)
- 感叹号(!)
- 引号(“”)
- 括号(())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 间隔号(·)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救助机构对“跑站”者很无奈,如果不予救助,可能遭投诉;如果给予救助,不但加剧了救助资源的紧张,还要背负“养懒汉”的恶名。 |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领域有京派、海派之说,据说学术界也有所谓“京派”“海派”之别,这应如何区别?如能成立,又将如何论证? |
C.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
D.按照计划,德、英的风力、挪威的水力、比利时和丹麦的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将形成互通的输电网,用于解决供电不稳定问题。 |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这正是《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 |
B.在语文老师的感染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D.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年轻一辈读书作文,更是要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为人类未来奋斗的大境界。 |
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甲)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柳树。(乙)“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丙)湖水、柳树、粉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值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丁)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节选自汪曾祺《翠湖心影》)
【小题1】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 | B.贴切 | C.不值一钱 | D.海阔天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丑是一种客观存在。(甲)无论在自然物理世界还是在人的世界,文化世界都客观存在着丑。丑在人(正常人和健康人)的心理上总是产生不快、痛苦、厌恶、反感、嫌弃、推拒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由于违背了美的规律而具有反审美的性质,只会令人厌恶,不可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可是,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反映以及独具匠心的加工制作,丑可以在艺术中转化为艺术美,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可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衬托,使美更相得益彰,化丑为美,塑造出反面典型。
(乙)“化丑为美”中的“化”就是典型化,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比如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丙)通过讽刺、幽默等戏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批判,使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如讽刺性喜剧、相声、漫画等创作就是如此。总之,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性的审美评价,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肯定,从而在艺术活动中培养正确鉴别和反映生活美与丑的能力。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具匠心 | B.相得益彰 | C.塑造 | D.从而 |
A.甲 | B.乙 | C.丙 |
唐朝盛世的气质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它的疆域辽阔壮美,它的诗浪漫奔放,它的心态自信雍容。在这个世界性的中华帝国里,(甲)唐人如何看待本土与异城?一个唐人身处何种世界观念和何种时代精神中?形成他们开放包容心态的源头何在?(乙)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引用未元晦语:“唐源流出于夷狄”。并指出种族与文化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唐人尚且以天朝上国自居,但对外来文化从来不排斥和抵触。(丙)在这个儒家文化还没有全面渗透人们精神生活的“历史缝隙”里,唐朝人没有太多思想束缚。也许正因如此,唐的文学才如此快意恩仇,唐的精神气质才如此奔放飞扬。作为一个开疆拓土的扩张性国家,唐朝很多诗人投笔从戎,写下许多边塞诗。在唐的三个世纪里,女性摆脱了礼教的属绊,获得了许多自由,也出现了武则天、鱼玄机、薛涛等出类拔萃的传奇女子。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且 | B.渗透 | C.投笔从戎 | D.出类拔萃 |
A.甲 | B.乙 | C.丙 |
A.《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一—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
B.在诗歌中,除了“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外,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
C.艾青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保姆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
D.大堰河给以世界的是无私地赠予、不停地劳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直到她死。 |
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②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③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解释 说明 中断 转折 | B.说明 解释 中断 递进 |
C.说明 解释 中断 转换 | D.递进 转换 中断 延续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
B.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
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D.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
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
C.他从2012年开始“赋闲”(仍担任商务印书馆顾问),时间多了,除了讲学,便是写作。 |
D.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征稿启事
《泰山书院哲学学报》是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海内外知名人士①为本刊撰写稿件。要求:(一)稿件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②文内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二)撰写格式必须③执行本刊的编排规范。规范详见《泰山书院哲学学报》文稿。(三)来稿三个月未被录用,有权对稿件另行处理。④鉴于人力所限,本刊一般不予退稿,烦请作者自留底稿。(四)欢迎投递至电子信箱(TSSYZXXB@163.com)。⑤承蒙⑥国内外作者的热心支持,本刊得以不断发展,于此谨致谢忱。
《泰山书院哲学学报》编辑部
2018年7月14日
(1)(只填序号)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填序号)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填序号)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填序号)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填序号)_____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