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B.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C.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
D.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标一帜。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B.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C.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D.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甲)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来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乙)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丙)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无时无刻
B.惦念
C.安宁
D.一派苍凉
【小题2】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很多中国人扼腕。[甲]大火将文明付诸一炬——一张纸引燃另一张纸,一块琉璃融化另一块琉璃,闪着火光的塔尖也见证着从Relics(遗址)到Ruins(废墟)的归零。[乙]当燃烧的圣母院即将成为塞纳河畔的碎片,人们开始以各种方式“挽留”这座世界遗迹:有人提起水枪,有人举起手机,有人则双膝跪地,唱起了赞美诗。然而,伴随着“圣母院失火”登上热搜的还有“火烧圆明园”。很多人将二者一概而论,言之“报应”,甚至拍手称赞。[丙]由巴黎圣母院大火联想到圆明园,可以理解。触景伤情也正常不过,雨果谈论圆明园时也曾说过:“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但借此高呼因果报应不免愚蠢。不论圆明园,抑或巴黎圣母院,都是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福祉,文物遭损,我们应该有足够磊落的气度,与视圣母院为精神坐标的法国人感同身受。在火光后的灰烬里,我们也应适当乐观,文明远不会就此结束。

【小题1】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扼腕B.一概而论C.抑或D.感同身受
【小题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儒为什么反对宋儒?因为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他们认为: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
B.元宵节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C.对于朱光潜读书要《咬文嚼字》的观点,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主张——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D.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5年6月,欧洲专利局主办的2015年欧洲发明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周健(杭州人)和弗雷泽教授凭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宫颈癌疫苗,获得“最受欢迎发明奖”。(甲)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在颁奖时评价,“周健和弗雷泽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无名英雄,这一奖项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开创性发明无限感激的表现”。

(乙)弗雷泽教授一直为周健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们欠他很多,不仅是因为他参予至研发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疫苗,更重要的是,他指导和鼓励了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激励他们投身科研事业”。为纪念周健作出的杰出贡献,昆士兰大学设立了周健博士纪念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于资助温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学生前往昆士兰大学进修,(丙)并跟进联合研发项目的进展。(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小题1】文段中加点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年早逝B.惋惜C.参予D.里程碑
【小题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甲)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字,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丙)《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现
B.鸡犬相闻
C.流传
D.哺养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别了,“不列颠尼亚”。
(2)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即将告终。”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A.甲B.乙C.丙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