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单句的成分
- 复句的类型
- 句子的句式
- 修辞方法
- 选用句式
- + 标点符号
- 句号(。)
- 逗号(,)
- 顿号(、)
- 冒号(:)
- 问号(?)
- 感叹号(!)
- 引号(“”)
- 括号(())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 间隔号(·)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小明把捡到的里面装有定货单、飞机票,还有不少钱的皮包交给警察后就走了,所长对办事员说:“你快去问问他叫什么?” |
B.每当旅行时,我都找几张纸铺在桌子上写作;但我不是拿写作当作一种消遣,我是在做所谓“上帝”做过的事情:创造生命! |
C.苏轼早年即长于论文,自言“独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自三代以来,颇能论著”(《上韩太尉书》)。 |
D.“衷心地感谢您,”他在心里说,“我亲爱的大师!——让我在将来的、值得回忆的另一个秋天去寻找”。 |
A.“五一”小长假第三天,外地游客陆续返程,武汉元素的商品受热捧。锁鲜系列的鸭脖、鸭锁骨、鸭翅成最受欢迎的单品。“虽然家附近也有门店,但带回去很有仪式感。”有湖南游客说。 |
B.天气和风力对帆船比赛至关重要,没风什么都做不成,我们综合了近二十年东湖地区气象资料,将本次比赛选择在四月底到五月初举行,这7天的比赛,有三个比赛日无风,不适合比赛。 |
C.兵兵的原型来自中华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在长江大桥上通过光影表演军运元素,让兵兵带着大家一起走近军运,让世界目光聚焦武汉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风貌。 |
D.在故宫“疯了”的设计师和文案策划脑洞大开之下,一个个正襟危坐、君主无情的皇帝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起来,那些冷冰冰地活在历史教科书里宫女妃嫔也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
(甲)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尚且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感避之不及。(乙)“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三民主义为一种主流舆论。
(丙)“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迅速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挞伐 | B.尚且 | C.如影随形 | D.鲜见 |
A.甲 | B.乙 | C.丙 |
例句:“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A.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
B.“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
C.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
D.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
A.再数下去,还有那几个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全都丢失了,还有一些珠宝,也遗失了。 |
B.暴雨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 |
C.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不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
D.在这篇题为《桥边的老人》的小说中,海明威采取的是“有限视角”的方式,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或评价。 |
A.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
B.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
C.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杜甫《石壕吏》),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 |
D.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
A.钟嵘《诗品》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实际上,“比”“兴”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 |
B.“淳佑桥上观鱼乐,素白亭下踩花香,”二中小花园,有新草铺地,有古木参天,有鸟鸣啾啾,有书声朗朗:好一派热闹景象。 |
C.“锦鲤”营销活动,以低成本、多维度、立体化为基础,以全民参与、互动为手段,给支付宝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打了一针“强心剂”。 |
D.《成都》这首歌,没有着眼成都几千年的文化,也没有刻意表现其现代之美,而音乐本身也并不跌宅起伏,可为什么会打动我们呢? |
敦煌文化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息息相关。自张骞凿通西域以来的二百多年间,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丝绸之路沿线的开发,作为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的敦煌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汉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敦煌。(甲)公元4世纪初,西晋王朝覆灭,广大北方地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混战、割据局面。所谓“五胡”是指两汉以来逐渐内迁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五个北方民族,这一时期,许多原居中原的世家大族,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西迁。敦煌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
敦煌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乙)保存至今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藏经洞卷帙浩繁的文献,就蕴藏着古代宗教、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等无限丰富的遗产。不止受到中国学者的极大重视,而且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众多学者竞相致力于对它的研究,(丙)遂在本世纪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在20世纪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大放异彩。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 | B.等 | C.卷帙浩繁 | D.不止 |
A.甲 | B.乙 | C.丙 |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凡·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是割裂的。 |
B.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 |
C.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 |
D.鲁迅先生在《淡淡的血痕》一文中,进一步形容自己是“叛逆的猛士”,“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并且“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 |
A.《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B.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顺便说一句,也就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使用着旧的乐式。 |
C.正因如此,文天祥一路上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 |
D.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诩为灵魂比巴赫的还伟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