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5年6月,欧洲专利局主办的2015年欧洲发明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周健(杭州人)和弗雷泽教授凭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宫颈癌疫苗,获得“最受欢迎发明奖”。(甲)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在颁奖时评价,“周健和弗雷泽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无名英雄,这一奖项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开创性发明无限感激的表现”。

(乙)弗雷泽教授一直为周健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们欠他很多,不仅是因为他参予至研发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疫苗,更重要的是,他指导和鼓励了在澳大利亚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激励他们投身科研事业”。为纪念周健作出的杰出贡献,昆士兰大学设立了周健博士纪念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于资助温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学生前往昆士兰大学进修,(丙)并跟进联合研发项目的进展。(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小题1】文段中加点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年早逝B.惋惜C.参予D.里程碑
【小题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8 10:4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   ①  ,五方杂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  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  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 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nuò)大   杂揉   五方杂(chǔ)   目不瑕接
B.(ruò)大   杂糅   五方杂(chǔ)   目不暇接
C.(nuò)大   杂揉   五方杂(chù)   目不暇接
D.(ruò)大   杂糅   五方杂(chù)   目不瑕接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浩荡 深厚 沉湎B.浩瀚 雄厚 沉湎
C.浩荡 雄厚 沉醉D.浩瀚 深厚 沉醉
【小题3】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言以蔽之B.生机勃发C.柳暗花明D.不知所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一个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 桥去。车从桥边跚地 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 轮辐。卡车嘎地驶上坡就开远了,把一切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的尘土中躅着。但那个老人 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节选)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dài)眼镜   路(páng)    —(zuó)
B.(fú)桥 (pán)跚 (zhí)躅
C.轮(fú) (gá)嘎   (lúo)车
D.(pōu)在 脚(huái)   (xié)坡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涌过   挪上   推动   却
B.挤过   爬上   挪动   还
C.涌过   爬上   推动   却
D.挤过   挪上   挪动   还
【小题3】对上面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场面描写,由路边歇脚的老人、浮桥上嘈杂拥挤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 以及踯躅的农夫等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B.本段文字,首尾运用两个特写镜头,鲜明地勾画出一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孤独无助、病入膏肓的老人的形象。
C.本段文字几乎一笔一景,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体现了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的特点。
D.本段文字,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