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很多中国人扼腕。[甲]大火将文明付诸一炬——一张纸引燃另一张纸,一块琉璃融化另一块琉璃,闪着火光的塔尖也见证着从Relics(遗址)到Ruins(废墟)的归零。[乙]当燃烧的圣母院即将成为塞纳河畔的碎片,人们开始以各种方式“挽留”这座世界遗迹:有人提起水枪,有人举起手机,有人则双膝跪地,唱起了赞美诗。然而,伴随着“圣母院失火”登上热搜的还有“火烧圆明园”。很多人将二者一概而论,言之“报应”,甚至拍手称赞。[丙]由巴黎圣母院大火联想到圆明园,可以理解。触景伤情也正常不过,雨果谈论圆明园时也曾说过:“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但借此高呼因果报应不免愚蠢。不论圆明园,抑或巴黎圣母院,都是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福祉,文物遭损,我们应该有足够磊落的气度,与视圣母院为精神坐标的法国人感同身受。在火光后的灰烬里,我们也应适当乐观,文明远不会就此结束。

【小题1】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扼腕B.一概而论C.抑或D.感同身受
【小题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3 08:1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__________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__________。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__________。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__________,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小题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浩如烟海   诠释   支离破碎   标本
B.汗牛充栋   诠释   分崩离析   标本
C.浩如烟海   解释   支离破碎   范本
D.汗牛充栋   解释   分崩离析   范本
【小题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而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有三至四成
B.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C.竟然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不足三成学生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
D.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至四成,况且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
B.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进取的力量或者心灵上的抚慰。
C.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D.不仅人们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朝廷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__________。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__________,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被欧阳修扭转了,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  )。他__________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__________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契机 物极必反 发现 由于
B.时机 物极必反 发现 因为
C.契机 矫枉过正 引荐 由于
D.时机 矫枉过正 引荐 因为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欧阳修扭转了这种古文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宋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B.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C.欧阳修扭转了这种古文创作中的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D.这种古文创作中的不良倾向被扭转了,欧阳修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小题3】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
B.在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他还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
C.除了确立自己在文坛中的领袖地位之外,他还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
D.在确立自己在文坛中的领袖地位的同时,他还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